1299元的总监理发,有多少智商税?
時間:2022-11-09 21:08:03 出處:知識閱讀(143)
人們經歷過最緊張的元的有多時刻,除了下班前的總監五分鐘,就是少智商稅走進理發店前的那一刻。
生活在城市的元的有多年輕人,可以神色自若地從商業街逛到網紅店,總監但總是少智商稅無法在理發店里做到怡然自得。
“頂著亂糟糟的元的有多頭走進一家理發店,一堆潮男Tony圍上來,總監我的少智商稅社恐發作了?!?/p>
價目表上Tony們的元的有多頭銜讓人眼花繚亂,“想剪什么發型”的總監詢問讓人手足無措。
最難的少智商稅一步,則是元的有多從59元一次的學徒和299元一次的總監之間,選出屬于你的總監Tony。
畢竟,少智商稅這不僅關乎錢包的厚薄,更關系著未來幾個月的形象。
即使剪完頭發踏出大門,人們心里還是有許多問不出口的疑惑:
為什么理發店里攏共5個人,有3個人是技術總監?
30元和幾百元的剪發,差距真的很大嗎?
01
理發這件小事,貴了,也丑了
曾幾何時,理發店還不是一個充滿時尚氣息的地方。
它就開在小區樓下,各種理發器械雜亂地擺放著,木制小桌被染發膏浸染到包漿。
不超過十元錢的收費一直沒變,剪發師傅三下五除二,就能剪出一個簡單清爽的發型。
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簡陋樸素的理發店逐漸從街邊消失了。
取而代之的,是形形色色“高大上”的招牌:美發沙龍、品牌連鎖理發店、發型設計工作室……
根據《中國美容美發行業發展趨勢報告》顯示,2021年,我國一線城市的美容美發門店數量,平均約為2986家。
即使在不夠發達的五線城市,每個城市的美發門店數量也在400家左右。
圖源:中國美容美發行業發展趨勢報告(2022-2029年)
和簡陋的街邊理發不同,理發沙龍們對環境進行了全面升級,不僅裝修體面、一塵不染,而且永遠燈火通明。
“在商業區隨便找了一家理發沙龍,走進去還以為是這里是專業影棚?!?/p>
發型師們各司其職,甚至為了方便接待顧客,人均佩戴藍牙耳麥。
脫口秀演員豆豆還原理發沙龍的細致服務/圖源:《脫口秀大會5》
所謂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,理發店憑借細致入微的服務把好感拉滿,但這一切都只是停留在問價之前。
如今的理發店開始走精細化服務路線,針對女性有燙染+護理服務,針對男性有剪發+修面服務。
越來越多的男士理發店加入了修面服務
服務更細致的同時,相對應的價格也水漲船高。
美團平臺數據顯示,2020年女性美發平均客單價為137元,男性則為95元,比2018年相比提升了26.4%。
如果身處一線城市,這個價格可能要翻番。
有調查顯示,2021年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美容美發門店,平均客單價價格分別達到了263.1元/位和260元/位。
圖片圖源:中國美容美發行業發展趨勢報告(2022-2029年)
如果你以為價格變貴肯定也會變美,那就太天真了。
“還是那個熟悉的Tony,升職總監后價格就高攀不起了,即使我剪的是同一個發型?!?/p>
無論花多貴的價格,你口中的“剪短一點”和發型師理解的“短”永遠不是一個長度;
截圖保存了多少張樣圖,你眼里的“慵懶感羊毛卷”也無法和發型師達成共識。
甚至連寸頭也會翻車
在社交網絡上,“燙頭成功組”僅有四萬多名成員,而“燙頭失敗組”有足足28萬名成員,每個人都有一段理發店的血淚史。
這個城市里又多了兩個傷心的人
高價格難免高期待,但理發店的Tony們卻一次次讓人們喪失信任。
黑貓投訴平臺上,關于理發的投訴量達到了3984條,“漫天要價”是人們投訴理發店最常見的理由。
人們和理發店的愛恨情仇一言難盡,讓人不禁想問:
“這屆tony到底行不行???!”
02
理發師進階之路
剪發變貴了,也變丑了,這件事或許還真的得找Tony“興師問罪”。
事實上,國內美容美發行業的入門門檻較低,培訓機制也并不完善。
大多數美發培訓學校走的都是“速成”模式,經歷3個月的理論知識和實操訓練,就能達到“就業水平”。
目前,我國美容美發從業人員總數約3000余萬人,是服務業中從業人數較多的行業之一,其中還有部分人根本沒經歷過專業培訓。
圖源:視覺中國
初出茅廬的學員們,要通過去門店里慢慢積累實戰經驗,才能實現晉升。
一般來說,Tony們在經歷了學徒、技師兩個階段之后,才能成為發型師。
從掃地、洗頭這些雜活,到觀摩前輩剪發,再到真正負責剪發造型和設計,Tony的進階之路實際并不輕松。
但想要快點上手賺錢,也不是沒有捷徑,那就是進修。
首席、總監、督導……這些你看不懂的頭銜,是理發師用來抬高身價賺提成的砝碼。
想要讓自己的頭銜更加響亮,就要參加更多的進修課程。
美團平臺數據顯示,有超過半數的從業者每年定期培訓3次以上,高達23%的受訪者表示其員工每年培訓6次及以上。
Tony們的進修相當頻繁
頻繁的培訓不僅需要投入大量時間,還是一場大型“氪金”游戲。
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的單次課程,都需要Tony們自掏腰包。
如何把進修花的錢賺回來,名目繁多的頭銜便成了最直觀的漲價理由。
事實上,我國對美發師職業有統一的技能等級標準,分為初級技工、中級技工、高級技工、技師和高級技師。
但很少有理發店遵循這一標準,而是自行設置頭銜。
由理發店自己設定的頭銜,不僅操作空間更大,相比正規級別還更“洋氣”。
但當級別稱謂流于形式,尷尬的場面就出現了——
“理發店里3個總監,2個首席,還有5個資深設計師,遍地是大王?!?/p>
那么問題來了,身價暴漲的Tony老師們,在進修期間到底學到了什么?
根據調查顯示,除了專業技能之外,培訓內容還包括產品培訓、銷售推廣管理,甚至是心理學。
升職后的Tony老師,不一定剪的更好了,但可能學到了更多推銷辦卡的辦法。
在如此隨意混亂的晉升機制下,理發這件事開始向越來越離譜的方向發展:
“128元一次的高級形象設計師,甚至比同個店里68元的剪得頭還丑?!?/p>
03
999元的總監剪發,錢都讓誰賺了?
靠譜的Tony難覓,幾百元一次的剪發也有翻車的可能。
當你為花錢遭罪的理發經歷“意難平”時,理發店的生存現狀也并不輕松。
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《2021年中國美容美發行業報告》顯示,80.3%的美容美發為個體工商戶。
較低的入行門檻導致美發行業更迭頻繁,并不穩定。
作為需要靠招牌和門店吸引客流的傳統行業,街邊是最適合的黃金地段。
盡管部分理發店選擇開在租金相對低廉的寫字樓,但依然有近八成理發店,位于街邊門店。
更詳細的數據顯示,近一半的理發店門店面積都在31-100平米,其次是101-200平米。
圖源:視覺中國
黃金位置和寬敞的面積,意味著高昂的租金成本不可避免。
除了門店租金,人工工資、水電費和物料費等經營成本,也是理發店們面臨的問題。
數據顯示,有一半以上商戶的經營成本占門店營業收入的40%-50%,還有三成商戶占比達到70%。
除了提高剪發單價,推銷會員卡和增加消費項目,也是理發店的主要收入來源。
于是,在你坐上理發椅的瞬間,每個Tony都費勁心思,盯緊了你的錢包。
無論是說你的發質不好需要“魚子醬護理”,還是充2000送1000的限時優惠,都是為了讓你掏出更多的錢。
沉迷推銷的Tony們,把理發店帶入了“剪頭越來越貴,手藝越來越差”的困局。
在“顏值經濟”的影響下,越來越多人愿意為了更好的體驗和變美的期望付費。
但無論剪發的價格貴還是便宜,Tony的技術永遠是核心產品。
畢竟走進理發店,顧客期待的并不是一個個洋氣的頭銜,而是剪完頭發,鏡子里的自己能露出滿意的笑容。

上一篇: 極其罕見!江蘇最稀有血型全省僅1人!